|
灵芝与古代艺术灵芝与艺术自秦汉以来,灵芝一直是石刻、雕塑、绘画等宗教艺术作品的重要题材。在陕北出土的东汉初画象石(石刻象)中,可看到在升仙的行列里,仙人手执灵芝进行引导;旅大市营城子东汉壁画墓里,有墓主升仙图,在墓主的对方,有“羽人”(仙人)手执灵芝在云中腾跃招引,以引导主人升仙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内的壁画,是14世纪末东方宗教绘画的优秀范例,三清殿中的《朝元图》,秉承唐宋以来宗教人物画的传统,用笔遒劲,色彩绚丽,其中有位玉女手捧灵芝,神情端庄,风度飘逸,手中灵芝形象逼真,清晰醒目,是中国灵芝画难得的珍品。 清代画家吴友如和任熊的《麻姑献寿图》,曾驰名一时,“麻姑献寿图”的故事前已述及。《瑞草图》所画是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,这幅画是乾隆年间作品,构图丰满,笔法匀整,色彩鲜艳。此外,象“百事如意”、“和合如意”、“天仙寿芝”、“芝仙祝寿”、“君子之交”、“寿山福海”等富含吉祥寓意的小品,都是灵芝画的常见题材。 古代丝织品、瓷器、窗花剪纸或其它装饰物上,经常可以看到用灵芝构成的图案。古建筑的部件,如栏、柱、梁、檐、脊等,无论是木是石,常将灵芝作为装饰图,甚至天安门前的华表,其上也有灵芝图形。灵芝菌盖表面有一轮轮云状环纹,被称为“瑞征”或“庆云”,是吉祥的象征,后来演变成“如意”,多用黄杨木、紫檀木或玉石雕刻而成,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工艺品,常为皇家或富贵人家赏玩、摆设或收藏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颐和园的陈设中,还有象征多头灵芝的“如意树”,更是不可多得的吉祥物,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