购物车 (0)  
亲,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~
去购物车结算
东盟野生灵芝供应商
搜索
灵芝福寿堂

灵芝福寿堂

打造野生灵芝全球品牌



道教对认识灵芝发展的影响

 

   灵芝与道教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,其哲学思想是“以生为贵”,认为只要通过清养修炼,服食“仙药”,便可白日飞升,得道成仙。“五芝”在“仙药”中占有显赫地位,历史上著名道家人物如葛洪、陆修靖、陶宏景、孙思邈等,都很重视灵芝研究,对推动中国灵芝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。


   灵芝抗衰老作用的发现在汉魏六朝期的800多年间,古籍中充满食灵芝而获长生的记述。《汉武帝内传》说:灵芝为“太上之药”,“得而食之,后天而老”。《瑞令记》说:“食芝延年不终,与真人同(寿)”。《魏志 华佗传》说,有位叫樊阿的人,在山中迷路,遇仙人指点,在服食“黄芝”后,得享高年而精力旺盛过人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亦将“六芝”列为草部上品之首,并说久服皆可“轻身不老,延年神仙”。因此,服食灵芝以求长生,成为当时社会风尚。


   研究灵芝著作大批出现在道教追求长生思想的影响下,汉魏六朝期间,对灵芝的研究空前繁荣,产生许多研究灵芝的专门著述。其中包括介绍灵芝形态、生态、产地、采集之法的《木芝图》、《菌芝图》、《神仙芝草图》等;介绍灵芝服饵之法的《灵宝服食五芝品经》、《服芝草黄精经》等;介绍道家种芝秘术的《种芝经》、《种芝草法》等,以及记载各地产芝经过的《祥瑞记》、《嘉瑞记》等。据古代目录学著作记载,出自魏晋道教人物之手的芝草类专著,估计在百种以上。如此丰富的著述,在世界菌蕈学发展史上绝无仅有。上述著作,除《太上灵宝芝草品》和《种芝草法》有赖《道藏》的辑录而得以保存外,其余均已湮没亡佚。


    对人工栽培灵芝的探索早期的道教著作,虽充满仙家种芝的神话,但对种芝实践也很注重。从传世《种芝草法》来看,道家种芝术与中国古农书记载的种菇法有很大区别,不但文字间充满神秘感并有宗教仪式,所用原料和栽培方法也有独特之处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?菜部?芝类》说:“方士以木积湿处,用药敷之,即生五色芝。”方士所用之“药”,在清代陈氵昊子《花镜》卷4中有较详细记述:“道家种芝法,每以糯米饭捣烂,加雄黄、鹿头血,包暴干冬笋,俟冬至日,堆于土中自出。或灌入老树腐烂处,来年雷雨后,即可得各色灵芝矣。”由此可见,所谓“药”,就是含有淀粉、蛋白质和无机盐之类的培养料,以改善营养条件,有利于自然中灵芝孢子的定殖和生长;其所以选定在冬至日,是因为低温季节施“药”,可防止杂菌污染。揭开神秘的外衣,可见道家种芝术和古农书上介绍的民间种菇法源出一理,均能体现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。


    由于道教世界观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,对灵芝的研究也有错误和消极的一面。道教的“芝”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,既包括芝类多孔菌,以及伞菌、腹菌等一些大型真菌,也包括按道教观念创造出来的“神芝瑞草”。“芝”已成为一种超越自然的神化生物。因此,道教的采芝、饵芝方法,也就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。这虽然起着加强灵芝神秘形象和提高道教社会地位的作用,但也阻滞了灵芝研究的深入发展。


在线咨询
 
 

在线咨询:

养生顾问1 养生顾问1

养生顾问2 养生顾问2

联系方式:

全球热线:07716740049

批发电话:13667815208

邮箱:287062780@qq.com

福寿堂马明川微信